二十九年风雨同行 , 七万学子遍及神州 , 热烈庆祝陕西经贸管理专修学院建校二十九周年

校园动态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校园动态 > 教育资讯

“减负令”出台60年 学生负担越减越重

2014-07-08 01:39:27   来源:本站   点击: 897

早在1955年7月,教育部就发出了新中国成立后首个减负文件《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》。几十年来,全国各地的“减负令”多达上百项,可现实情况却是: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沉重,教育主管部门频发的“减负令”屡屡成为一纸空文。要减的,不仅是学校里繁重的课业之“负”,还包括人们落后的教育理念这一无形负担。6月25日,12时30分:···
探寻“减负令”出台60年 是落地了还是落空了

 

早在1955年7月,教育部就发出了新中国成立后首个减负文件《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》。几十年来,全国各地的“减负令”多达上百项,可现实情况却是: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沉重,教育主管部门频发的“减负令”屡屡成为一纸空文。要减的,不仅是学校里繁重的课业之“负”,还包括人们落后的教育理念这一无形负担。

6月25日,12时30分:“落榜了,离二本分数线差了两分。”

12时40分:“我不想吃饭,只想一个人静静。”

13时05分:“扛着那么大的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,我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,为什么不能得到相应的结果?一张成绩单就将我彻底否定了吗?为什么别人走上了康庄大道,我却‘光荣’落榜?”

14时28分:“我心情很糟,我怕出门,我怕手机铃声响起,我怕别人问我考试成绩,我怕父母面对亲戚朋友时难堪。”

17时45分:“我不知道怎么办了,爸爸妈妈会比我更伤心、更绝望的。这个暑假我该怎么度过?从此以后,我的生活将会一片灰暗?”

……这是西安市一位李姓同学高考落榜后整整一下午的状态,不吃不喝、不喜不闹,只是饱含泪水,静静呆坐,偶尔发出这么一两句感慨。

这不仅仅是相当数量高考落榜学生所处的状态,在应试教育背景下,一方面是政府频出的减负令,一方面是应试教育一考定终身的选材机制,在这种天然的矛盾之下,全国各省市陆续出台的各种“减负”政策,始终难以缓解学生负担重、家长压力大的尴尬和难题。

学生负担越减越重

学校、家庭、补习班“三点一线”是西安信德中学赵伟一直保持的生活、学习方式。“我早上六点至六点半之间就要起床、吃早饭,不到七点就匆匆赶去学校,下午放学后要去上补习班,晚上回家还得抓紧时间写作业,几乎每天睡觉都在12点以后了。”赵伟说。

同样,两个月前,为了照看外孙女中考前冲刺,60多岁的王玉梅从山西老家赶到西安。这一趟起早贪黑陪外孙女“赶路”的经历,使她对现在学生的负担有了切身体会。王玉梅说:“最近,我来西安后看到,十几岁的孩子几乎每天都要学到深夜11点,这还了得?因此,我经常责怪女儿、女婿只顾眼前,不顾孩子长远发展。但是,在残酷的入学竞争中,如果孩子今年不能如愿考上理想的学校,那么这些年的付出都将白费。孩子中考前的每个晚上,只要想到这些就睡不踏实。”

目前,小学生面对的压力也不容忽视。6月30日下午,高新三中校门口,正接女儿放学的曹女士肩上背着偌大的书包,她表示:“在弱肉强食的竞争社会,为了不落后于别人,孩子的负担越来越大。有时候很心疼孩子,那么小的个子,肩上却要承担十几斤书本的重量。不仅如此,还要去各种辅导班进行课后‘充电’,同时为了使综合素质得到提升,还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,自然而然也就负担重、压力大了。但是,现状就是这样,没有压力根本不行。”

虽然,减负政策一直在推行,但效果不尽如人意。相关教育专家分析,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,也是多方面的。首先是由分数第一的应试教育制度所导致。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,是发展中国家,就业竞争比较激烈,这就体现在分数的竞争、考试成绩的竞争、升学的竞争;第二,中国现阶段多为独生子女家庭,家长大都过分地看重学历、文凭和考试成绩,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,不仅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得好,而且还要比别的孩子学得更好,因此在客观上加重了孩子学习的负担;第三,各种教育辅助机构的存在对减负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。目前,多数人均反映学生课业负担过重,做作业花费时间过多,但是具体到每个家庭、每个老师都关心自己孩子和学生学习成绩。

针对这些现象,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石英也指出:“减负本身不是最终的目标,也不是一项简单的政策,它只能治标不能治本。目前,必须将应试教育真正地推进到素质教育上来。”

下了多少道减负令

学生背着沉重的书包,教育部门背着沉重的心事:让学生的学习负担减下来,这是教育部门多年来一直努力解决的问题。在过去几十年里,“减负令”到底推行了多少个?

据悉,早于1955年7月,教育部就发出了新中国成立后首个减负文件《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》。

1978年,中国开始进入新时期,教育也面临着新的转型。邓小平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“学生负担太重是不好的,今后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”。

1988年5月11日,国家教委专门发布《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》,提出要严格按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教学计划组织教学。一年级不留书面作业,二、三年级每天课外作业量不超过三十分钟,四年级不超过四十五分钟,五、六年级不超过一小时。

1993年3月,国家教委发布《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指示》,规定初中各年级每天家庭作业不超过1.5小时。

1994年6月,国家教委发布相关通知,规定高中各年级每日作业量由各省制定,且“原则上保证小学生每日有9小时以上的睡眠,初中生9小时睡眠,高中生8小时睡眠”。同年11月10日,国家教委颁布《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》。

伴随着时间的列车驶入21世纪,人们的生活节奏迅速加快,“减负”也越来越被热议,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。国家的“减负令”更是一道接一道的下达。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"国学班"受虐女童后续:女童颅内发现有淤血
下一篇:调查显示高考考生近7成有分数加分

在线报名入口